MAHA

周末的精神时光



修行,从简单的待人接物开始【一】



让人“心生欢喜”

让人“心有美意”



导言:



修行,基本上就是在实现【修己安人】的大愿。


修行,也是在重新树立待人接物的思路。


过去,那些自私的想法,因修行而延展为利他而后自然利己。


过去,那些对身边人的冷漠和抱怨,因修行而转化为乐于助人而后互助。


修行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重新认识了自己;自己重新认识了世界。


如果能放下更多的自以为是,人们可以更新的空间就非常大。


如果能在知识的不断求取过程里再增加自我内在修为的改变,人生将更完美、更有热度。




【1】




人生,有一半的【烦恼】,也是由每个人的人际关系【出现状况】导致的。


如果要实现各种既定的人生目标,其实让自己的注意力—— 作用于良性的【人际互动】,总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自我调整,是人生里的主导活动之一。

与人交往,则是另一种根植在自我更新基础之上的高级智慧主导活动。


一个善于不断【自我调整】的人,自然能够让人际交往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不仅仅是世俗间的人类共性目标;同时也是修行的主要课题之一。


释迦牟尼佛在完善了自我之后,一直都致力于引导其他人如何完成同样的目标。

这个过程里,充满了与不同类型人的交往与互动。


佛经,除了谈论心学之外,大部分都是谈论与大众交流的经验。


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好,其他人如何看待我们呢?

他们还会认同我们吗?

我们是不是该深度的去研究其他人的需要呢?


答案,是显然的。

人们更认同我们,我们也更能深度的帮助到他们。




【2】




人生,有一半的痛苦,也都是我们自找的。

我们太自大地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正确的。


我们常常迷信于自己的思路以及自己的想法而忽略其他人的切身想法以及【切身利益】。


如果我们考虑自己太多,自然我们也会照顾他人不足。

—— 因为注意力不在考虑别人的需求之上,自然我们的言行也就无法去很自然、很贴切地服务人、安慰人、照应人。


修行过程里,有很大的程度都是在更新人的自我认知和世界观认知。


独自的欣喜,还有仅仅是个人的事业顺达都买不来利他的喜悦,以及他人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和谐。


如果我们能够让他人喜悦,并且发自内心的去喜欢我们,很多痛苦的事情都会减少。


人生的几十年,【和谐的环境】、【毫无斗争的磁场】,更有助于我们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心相续的稳定。


【自然和谐】,即是难得的人间法界。

【无争无执】,即是甚深菩提心的渊海。




【3】




人生,有一半的遗憾,也都是“古怪性格”的遗憾导致的。


任何一种让人不开心的性格,就是修行要去持续针对的东西和对象。


有修行的人,早就开始了对自己性格的调整。

他们敏锐的洞察到自己的言语和态度可能会伤害他人,于是开始慎重的发言和表态。


不仅如此,他们还懂得增强观察和耐心,好更准确的掌握他人的需求和愿望。


当我们的心思和注意力都在如何让人喜悦和开心时,自私的心其实也就自然消融了。


所以说:“合群,是一种高级修行!

与人相处而彼此开心,是很自然的日常修行。很容易就展开了,自己也很容易就提升了。


善于跟人近距离相处,更是难得的好修养。


资深的修行人,在内心里的发愿:“希望每个人都喜悦开心”,开启的就是一种正能量的磁场。




小结:




为了让他人开心和喜悦,我们就会有意识的去调整自己,拥有一种高雅的情操和内在教养。


其一: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言行举止】。


说话不过激。

做事有底线。

不去伤及别人的利益和尊严。


其二:注重自己的穿着仪态,任何时候出现在人面前,都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端庄,大方,威严,正式,柔和,有品味,耐人回味。

—— 这些美好的感觉,都是维系彼此关系的【外交标准】。



其三:乐于助人,不害怕在他人身上花时间陪伴和花钱。

因为布施是最好的人际交往方法。

请人吃饭。

购买礼物。

陪伴照顾。


这些善行,不但可以积累自己的福报、还可以获得人们的理解和认可,是一种很好的日常修行。




【未完待续】



评论

热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