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A

物藏之美【二】








好器韵茶的唯美【一】




青花釉里红的历史底蕴








导言:








【一】






生活,要有【休闲感】。






休闲之中有恬淡、静默与幽默。这让人有洒脱精神的释放!




洒脱,乃是【大道至简】“美德”的一脉。


随缘感、包容感、喜悦感、真切感、舒坦感,都是洒脱的条索。




洒脱的人,其看到的世界、感知到的世界宽阔、见底、无界。








【二】




生活,也有【厚重感】。






厚重感,来源于一个人对文化、品质、内容、表现形式的高端要求以及对【质感】投入的用心。




做人,首当让自己有厚重感。


避免轻浮、造作、戾气、萎靡、无心。




质感,让器物与生活【情投意合】。




特别是,在我们将生活必须的习惯、行动与质感器物功能有机结合的刹那!




质感,也是一种美。


让人愿意去投入,让人愿意去拥有的满足。








【三】






生活还需要【仪式感】。






一生三万多天,人可以【粗糙的过】。


那是一种时光与岁月因误解而无目的的【打发】。




但是,有文化修养、有唯美经验维度的人也可以让“简单的生活”充满感应价值、体验魅力与诸多深厚的【乐趣】。




乐趣,往往是我们对历史厚重感和艺术文化精髓的顶礼与膜拜。




生活乐趣连连。


衣食住行,此起彼伏,快乐满满。




好器喝茶,即是乐趣之一。




柴烧,青花釉里红,都是这个寒冬保暖、增运的绝佳。










【1】








寒冬里,热腾腾是关键。




心情好、满怀动能,是高效能人士的基底。




而要泡出一杯好茶,则需要几个重要的要素才能得以实现。






其一:【态度】。




行茶者,其人心要正,发心要利生,煮水烧茶乃是感应天地之灵。






其二:【专业】。




烧水煮茶、行茶礼仪、时间把握、手感经验、动作美感等基本功贯穿一体,而非心念它物、有心无力。






其三:【好器】。




银壶、铁壶烧水,让其软化革新,更适合展现茶韵。


茶杯乃物藏之美,有艺术感有厚重感有历史沧桑感故而能衬托茶汤之魂。






而诸多器物藏品里,论工艺、论难度,最大器难成的就是【釉里红】。




有一句俗语:大器难成。即缘自“釉里红”器皿的加工。






古人喜好之朱红,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红很不同,其色泽清雅而略偏橘红色,若是用了大红,难免就俗了。




釉里红系,创烧于六百三十多年前的元末,流行于明初。




也许是釉里红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的缘故,至明中期后便逐渐消失了。










【2】








最让人感怀的是,尽管接近失传,但是几代清帝王都有文化修养和审美高度。




在他们的倡导和直接影响下,很多传统和好的公艺得以复苏。




在雍正、乾隆期间,又推出了青花釉里红。




所谓青花釉里红,是将青、红两种釉下彩绘于同一器物上的装饰。




在透明釉的覆盖下,经高温煅烧而成。




改变了以前只绘一色之单调。


青红两色互相衬托,显得分外娇娆,令人赏心悦目。




清康熙年间,又烧制成功了失传已久的釉里红,其呈色较为稳定。




到雍正期间,色调鲜红的釉里红,显色稳定精美;所绘制的图案,烧制后线条清晰,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3】










青花釉里红,由于烧制时釉里红发色不如青花发色稳定,所以其本身制作难度较青花大许多。




历朝能成功制作出理想釉里红器的并不是很多。




而各个时代的釉里红发色特征又都比较明显,所以凭借釉里红发色这一特点,对与釉里红关联器的断代与鉴别都非常有帮助。




比如,清乾隆时期釉里红色彩艳丽,并且红色色块不小。


估计不仅是以氧化铜作为釉料,此外还有氧化铁红、硒红等矿物颜料作为釉料。




明代洪武时候的釉里红发色很多类似黑色,又称其为【釉里黑】。




明代洪武时釉里红瓷器较多,其造型纹饰有元代遗风,颜色浅红浅灰,很少有纯正的。




而历史上宣德朝的釉里红,烧制极为成功,形成了鲜艳的【宝石红色】。




为此,我们在当代的柴烧过程中会放入宝石的粉末调色,以期达到这样的历史色泽。




釉里红,由于在康熙后期已经成功制作,所以雍正早期釉里红制品有康熙遗风,康熙后期御厂瓷器制作水平有很大提高,瓷器绘画以及釉里红发色等有所变化,多了釉里红发色。




因为釉里红的烧造难度较大,发色难以掌握,所以仿造者更加容易露出破绽。










品鉴小啜:








喝茶使用的青花釉里红杯,过去是皇家的品味。




明清两代的宫里也只有受封的人才用得起、藏得起。


因为烧制难度大,故而成型的都是宝贵的藏品。




而日常生活中的青花釉里红器物与茶交融,更能体现岩茶高香的特点。




几口啜饮时间,伴着温度与柔软的体温,再来细细把玩、观察杯子的色泽和纹理,都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所谓品鉴,也只有在喝酒、吃茶的过程里来得更全面、更有味道。




这也是眼、脑、手、口、心、色综合的互动。




千万不要急。




午间、傍晚,都可以让自己歇一歇、停一停。


更不要让“喝水的直接”影响了品鉴的漫茶之味。




物藏之美,需要停留。





















评论

热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