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A

推己及人的【易经】原味【一】




题记:


---------------------------------------------------------


【1】



《易经》,乃群经之首,读之者少,故而知之者亦少。
此【经】读罢,其他书的“深度”与【指导效应】就很自然的退到后面而相形见绌。

历代帝王以此为治国【根本指要】。
------ 即:符号版之《帝王学》
也是重大事件如何应对的重要【预测参考】。
------ 即:相似率极高之《占卜预测学》
欲达自如应变政乱与人事斗争,此书甚为重要。
------ 即:灵活应变《战略关系运营学》

老子肯定在年轻时早就熟练掌握了《易经》。
一读他的传世之作《道德经》,就知道老子的文章里饱含着最原初的【易经思维】,他摘录和讨论《易经》的句子数不胜数,成语层出不穷,读罢不忍释手!
我个人认为:《道德经》基本上可以算做是高人读完《易经》之后兴奋而不得不做的读后感和【心得指要】。
------ 《道德经》其通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结合,辩证公允而又“点到为止”、“虚实并重”,值得康德和费尔巴哈等众好好学习如何“惜墨如金”不至于因语言系统的问题而误导后辈!


【2】


另一个人也不得不提。
他是《易经》始祖之一。------ 那就是孔子,丘也。
----- 【丘】者,乃高山也,高山仰止之重,其高度无法超越也。

孔子的思想更接近地气也更照顾大众。
他对大众一直不离不弃,“知其不可为而尽力而为”之言行和师道尊严真有一种“耶稣赴死”而无悔的【宗教情怀】,触及他与弟子间的简短对话,每每让人为之动容。

那个时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佛法的缘起在大陆国家还为形成。
但是,仍然有诸多经典书卷记载了孔子也非一般读书之人而是带着传承【佛法典要】第一阶段使命的得道高人。
------- 他的行止像极了文殊师利和观世音菩萨,富有【智慧】和【慈悲】,既幽默又始终让人肃穆;他能对不同人给予不同的点拨和启发,那种教学风格和传法的不拘一格,甚至在音乐和武功骑射上的造诣,还是莲花生大师卓尔不群的风采。

他一直未曾放弃过大众而与他们朝夕相处、以身作则;他的学生甚至拥趸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贫穷贵妇兼而有之,三教九流无所不纳!
------ 他这样一生的对众生的不离不弃,故而使他无法追随老子登仙而走得更高远。

孔子与老子交流过几次,孔子心里一直有那种“简短而失之交臂”之沧桑感和遗憾感。
------ 高人给的机会总是太紧凑而遗憾重重!

那时的老子嫌他太固执太具体。
那时的孔子也较为年轻,还想在“时间就着自己年轻”的前提下再搏一搏!
后来老了,也无法再考证《易经》一书是如何到孔子他老人家手中的,但是他读完之后立刻就与老子相应了,达到了与之同等高超、无我而卓然不同于凡人的极高深的境界。
----- 这是孔子的言行和著作完全可以印证的成就。不需要任何专家的审定。

孔子一生最为推崇的就是这本接近天道与佛家的读本《易经》;他读完此书赞叹不绝,最后成为他本人学术思想体系的重要经纬之内涵,实属难得的罕见和珍贵。

为了照顾后来之末学;孔子不吝赐教,写下易经《十翼》来系统解说复杂的符号系统与卦象之内涵,其中不乏对每一爻变的解释,实属划时代意义上的巨大贡献。
孔子慈悲地眷顾我们,实在是我等中华儿女的荣幸。
------- 研读《易经》,我们的任何困惑不再扰心,也不再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因为我们早就不缺如此生动而深刻的集合多元学科的量子级知识与智慧系统。

《易经》哲学,源自【宇宙最高智慧】,也是佛经的种子莅临中华大地的难得表现形式之一。

文殊师利菩萨极深远而“超越时空”的【意智慧】的人间化现,可以在《易经》之中得以传承。

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死问题困扰人类整个历史,未来仍旧如此;不是人们不愿意了知真相,实在是人们的业力深重,福报太弱而无法拥抱真实智慧而已。

希望我们通过对《易经》的解读开启大家的智慧,让我们不再困扰或者自卑,而能一睹文殊师利菩萨的智慧真容,融入无限深远的【宇宙大能量】复兴之中!




---------------------------------------------------------



------ 【一】安修内功,不做【鼎折足】



孔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易曰:
鼎折足,
覆公妹,
其形渥,凶。
言不胜其任也。


------ “鼎折足,覆公谏,其形握,凶!”
------ 这是《易经》【鼎卦】九四【爻辞】。

------ 【鼎折足】,是断了一只脚的鼎。
------ 【鼎】字,在古字中原来是个图案,现在写成方块鼎字了。

古代的鼎是家庭用的饭锅。
唐代以前的大家族就是用鼎来煮饭的,《滕王阁序》中便有“钟鸣鼎食之家”的话。

中国人讲大家族是【五代同堂】。
一个家庭有一两百口人,比一个社会复杂得多。

唐朝有个姓张的叫功艺,五代同堂,一百多口人家,钟鸣鼎食,大锅菜拿上来,大家添一碗就走,决不能用小厨房,以示公平。

当时,皇帝唐世宗召见他,很感慨地问他,用什么方法能够把家庭事情处理得这样好?
------ 张功艺这个牛人加大学士级的人立马写了一百个【忍】字奏报,后世就叫他“张公百忍”。

这是故事来喻事喻人。
历史上,从神龙氏到伏羲氏,但凡职位高而且福报大的作为一个领袖,一个家长,就是这样历练过来的。

这个【忍】,其意义远超西方人的概念和理解力。
其一:当然是【气要忍】。
其二:什么事情【都为忍】。
其三:当一个大家长也只有“忍”才能【应万变】,【处众纷】。

因此,忍才能鼎之三足具足,为【吉祥】之像。
忍用来补那缺了的一脚。

这一九四爻的意思是说:这个鼎断了一只脚,一锅热饭翻出来了,一翻翻到脸上,“其形渥”,难看极了,饭也倒在地上,吃不成啦。
------ 如果占卜之中“卜卦卜到这一爻”,做生意,做事,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 虽然不致坐牢,但可能会变成过街老鼠糟糕透顶!

“德薄而位尊”这句话的意思更为深刻。
------ 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还有【经验】和【应变】不够,但是自己的官职、地位位置很高。这就是危险的征兆,而且是倒霉的开始。

“智小而谋大”,则是指虚妄之心的鼎盛!
------ 自己智慧几乎为零,但是做官想越大越好,生意赚钱越多越好,或者想买个小岛当国王,自己智慧又不够,计划倒是大得很,人小鬼大,胜任难。

“力小而任重”,就不用解释了。
------- 一直做的是小格局、小买卖,突然去搞大的,人手、资金还有关系网以及行业经验与套路完全是外行,冒然深入是必死无疑呀!

由此我们知道,有【三个基本的错误】是这一生都不能犯的。

一是“德薄而位尊”。
道德学问都不行,大家来恭维你,尤是出家人,小小的年纪出了家,人家看到你便拜,那真可怕得很!
以为头发刮了就得道了吗?不是那么回事。

二是“智小而谋大”。
三是“力小而任重”。

如果犯了这【三大戒】,“鲜不及矣”,则是未来一定倒大楣,古人预测的几乎很少有例外的。
------ 所以孔子说“覆公惊”,一锅饭倒了吃不成了,还把自己弄得满身起泡。
------ 这个现象就是“不胜其任也”。

人在世间,【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的基本智慧。
我能不能挑动这副担子?
我自己负不负得起这个责任?
自己是否会在做梦之前自己先要称量?
------ 自己称量不了,主因就是【谦虚】不够,不知天高地厚。

能力不够的人摊子撑的大了,其实是浪费大、也是对物质和人力的亵渎;更是在造业,损伤的是自己下一辈子的福报和因果,现代人不得不慎重!




评论(1)

热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