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A

东方智能



过好小日子的智慧【三】



五味杂陈

互不排斥



导言:



其实,年龄稍微大一些了,人就能明白【修行】这个词乃是一种非常踏实的唯物辩证法。


修行,乃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没有什么太高深的道理,这里面藏的最多的内涵是一个人找到方法【搞定了自己的心】。


心,永远是生活的根本。


而对于中年人来说,时光虚度了好多,所剩无几。过好小日子,显得更为迫切!

那么,修行的【主要目标】,则体现在让自己的【世界观】能平稳而开窍地发生几何级数的突变。


世界观,主要是指我们【如何看待世界】以及世界是如何的组合在一起的【生灭关系】。


在掌握了如何正确看待世界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去更深层次地理解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根本规律。


世界观,影响人的判断、也影响人的心理演变,更是我们过好小日子的关键。


一般来说,人的世界观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其一:一个人的家庭影响。

最初还包涵了基因组合以及父母的各种习惯的影响。


其二:一个人过去先天自带的各种元素的影响。

包括习气、爱好、思维方式的在投胎之后残存的碎片式存储的痕迹。


其三:一个人后天的教育、学习、以及自我改进与成熟价值观的影响。

这些影响总是综合的,可以判断为人后天的自我经历与自我选择的巨大数据集合。


我们的修行,则要集合这些不同维度和层次的影响。

同时融化在日常的各种遭遇与选择,才有进步可言。




【1】



修行,本质上一直都离不开最简单的【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就是我们的小日子!


修持到一定的级别,每一点的对生活的接触,以及我们和其他人的互动,总是可以让我们的身心、知见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过去我们只能去专注于工作或者生活的某一端。

看起来专注了一端,但实际上便陷入某一个角度而不能互通和交融。


人生,本质上是由很多个小部分奇异组合而成的。


感应到彼此的关联与规律,自我加以训练、调试,修持的精度可以完全整合我们身边的一切而融万物【为一体】。


可以贯通。

可以互动。

可以整合。

可以包容。

可以归一。


这是转换境界与心量增广扩大的关键存在。


那么,修持的重点,就在于日常生活的细微小事之中我们体验如何“转境界”、如何【转识成智】。




【2】



禅宗里有个公案很能说明问题。


师父请小沙弥去打水。


小沙弥一路上看到了绝美的石窟壁画,惊讶而欣喜。

一路看过来,见到师父时,桶里的水已经晃荡得没有多少了!


师父笑问:“水哪里去了?”

小沙弥惊慌的回复:“一路看佛像去了,晃荡到路上了。”


师父说,“那就再去打!不要再【漏】了!行不?”


不一会儿功夫,小沙弥带着水回来了,几乎一滴没有少。

师父问道:“怎么这么快?路上还看到了什么?”


沙弥回复道:“怕水泼了,什么都不敢看!啥也没看到!”


师父说:“为何不能既看到佛像、美景而水又不晃荡呢?!”


有漏来修无漏,就在路途中。


其实,每个人的小日子,都是可以过的很自在的!做饭、洗衣、照顾家人,如果善于整合和改善发心,点点滴滴都会无比快乐而感觉活着的意义。



【3】




再看细看生活中的“吃喝”。


偏食,绝对是一种慢性自杀。
偏食,也是从小养成的比较偏激的坏习惯之一。

口感,本身就是一种假象,仿佛我们梦中的幻境。


无论我们是否喜欢某种口感,吃进胃里的食物最后都是让身体快速吸收的。

吃喝,绝不是单一感官刺激的游戏。


人的认知如果仅仅停留在食品的口感和喜好,而不是营养和对身体的益处,那么人生之中损失的美味可谓多矣!

这种剥离假象获得真实见解的学问,在中国绵延了万年以上。

很难定义这是一种什么学问。


但是,对于我们的价值判断意义深远。

最后,经过多代智者的推演与传承,这门学问在世间成为一本奇书,叫《易经》。


《易经》之中,其简单无比的“线状符号”绝不是对世界狭隘的定义。


相反,而是针对我们将宇宙以及人类社会还有个体的生死规律总结凝练带来的【启发】和【教育】。

对于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于地球之外星体的感知和对应,扩大了我们的眼界以及我们对于自身的微不足道的理解。


《易经》里的规律,作为佛法的重要辅助,也左右了我们对味觉的探索乃至于【保健食道】的综合养生!

既然人类是宇宙祖先的后裔,自然身体里就包含宇宙的九十二种元素。


吃东西,就不再是“口福”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对应宇宙元素、维持“健康生命缘起”的大问题了。


不挑食,就是“高营养”。

不厌世,就是“真解脱”。

不执着,就是“大般若”。



小结:




“周而有摄”,这是【根本】。
“化而能用”,这是【果报】。


中国的传统医学也由此应运而生!

“五味杂陈、互不排斥;调用得当,可保万福。”



多样性,是地球物种的基本形态!

维持了多样性,健康性则得以体现。


多样性,也是小日子的美丽所在!

多样性的组合与转化,则是人生成长和智慧开发很重要的基本特性。


人类的无所不包的大脑正是感应无所不包的宇宙的利器。


因此,日常的修持多看些不同类型的书,有益。

多接触一些不同类型的善知识,更有益。

多吃些自己不稀罕的口味,有意想不到的有益。

这些,都是个体思想多样性成就的关键!



透过吃,我们也可以完成对治【我执】的修行。


透过多样性选择,我们也可以学会《易经》的“推演之道”和“映射之道”。


透过包容与整合的智慧,我们更能启动【转境界】的修持,也更能延展转识成智的深度禅修。


评论

热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