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A



生活中多的是【感应】
不是被鸡汤




【1】




一个朋友丢了一个包,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还有手机。

她没有大叫、也没有紧张、有一点点失落,但是整体上看起来还好。

问到她要不要人陪伴和帮忙。
她说:“现在知道其他朋友倒霉时的感受了。”
“看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只有在发生不爽的事情的时候。”


人生,是一种渡过或者经历。
看别人怎样和自己面对问题时怎样,截然不同。

前者是【旁观】。
后者是【感应】。


旁观,是看到了很多、但是“学不到”、也启动不了“改变现状”的动力。

感应,则是切肤之痛或者各种遗憾与不爽而调整的【综合感受】。




【2】




成为当事人的亲子感应,才有真的提高。
人生的大道理多了去,但也只有自己经历多了自然感受也多、总结才到位,应用才敏捷。

切身感受到的【启发动力】与【感同身受】的感应力才是最真实的。

包包掉了的损失,给自己的震动是很大的。
银行卡要挂失,微信要改密码,身份证要重办!
—— 一切似乎都要重来。


【重新来过】的耗时与烦恼,让人非常不开心。
而最重要的【感悟】以及【总结】在这个当下才是最有价值的。

它让一个人开始反省。
它也让一个人开始重视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在日后暗示自己要更小心、谨慎。


往事历历在目,安全感与控制意识则自然提高。




【3】



人的精神状态,总是跟经历与感应密切相关的。


超好的经历让我们【珍惜当下】。
惨痛的经历让我们【警惕未来】。


而平和、安静、自在的状态才是最佳的状态。

这个【前提】让人平衡。
这个整体状态的基础,让人清明而【情绪稳定】。

且让人犯错少、警觉度高。

自己的言行不会失控、也不会制造各种不足与障碍。

相反,人的心态和情绪的大起大落,则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甚至【投资的稳定】。


弘一大师有几句话很有参考意义。
主要是讲情绪控制和心态调整的。


【盛喜中,勿许人物】。
【盛怒中,勿答人书】。

言外之意是说:“极度欢喜时,不要许诺别人东西。极度愤怒时,不要回复别人书信。”


【喜时之言,多失信】。
【怒时之言,多失体】。


大喜大悲时,更要淡定。
否则,激动心情下所做的一切,事后都很容易让我们自己后悔。

后悔药还是有,就是代价太大。


让我们减少后悔,记得重视自己曾经经历的一切,转化这些经验,成为不被鸡汤的自主达人。











评论

热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