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A

日常的调整

日常的转变



导言:



与其渴求极大的收获,不如立足当下完成更多细小的改变。

与其构筑庞大的项目,不如立足自己的优势去累积更多细小的利润与份额。


好高骛远,是中年危机的大忌。

自以为是,是高层败亡的根源。


一条很平稳的路,就来自于细节和平常。

一个很大的机会,就在于我们面对真实的自己知晓如何去善待其他。




【1】



领导者最容易出现的【人际错误】往往是无法善待身边的人。


【要求过高】和【没有要求】,都是一种管理上导致自作自受、痛苦不堪的节奏。


能否调整好自己对待别人的维度和尺度,是当下的管理学升级的必修课。


无论在哪个领域发展,所谓【人才】,也是【专业】和【功能】要分类别的。

在各种实践过程中,基本上没有那种【超级全面】的开始处理一切问题的人。

即便是有,那也不是人人可得。

这样的人,也不会甘于屈尊做你的下属。


因此,设定目标、培养人才都要适度更要有合适的感情基础和余地。

高级管理者更不能无理冒犯和伤害无法达成目标和绩效的人。



另一方面,发生矛盾或者纠纷,一旦我们认为“总是别人的错”,我们的【自检系统】就出问题了。

这就需要自己能快速调整。




【2】




自检,是【反省】的前奏。


自省,扫描的是自己的【思维】和【言行】。

有了善意而真诚的自我面对,才会有人自身的清醒的认知。


问题在哪里?

本质是什么?

谁来负责任?


明晰了这些根本问题,我们的【改善程序】才有深入启动的可能。



现实矛盾过程中,人们的更大问题来自于【无明】,而非所谓的“利益冲突”那么简单。


无明的可怕,往往在于人们完全不关注自己的【心】以及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一再失去借由经历问题反思成长的机会。




【3】



远离无明,对于所有人都有重要意义。

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走向和情绪,会更直接的让无明作祟。


无明的人,都有几个基本的状况。


其一:【性格急躁】。


其二:【思维偏执】。


其三:【决策武断】。


其四:【沟通鲁莽】。


无明的领导者更看重结果而非全过程的善意掌控。

尤其是语言上容易冲撞人、冒犯人、打击人。


发生问题和矛盾时,其实有些话可以不必说。

尤其是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具体状况的时候。


有些我们对外在的人以及事件“反感的反应”也不必要马上就升起。


因为这些都只是【幻象】。


人们可悲的言行必然会导致可悲的后果,往往就是被幻相牵引而迷失真我的痛苦的“表现”。

事实上,一旦我们的【心】安静下来,幻相也就自然消失了。


我们瞬间发现我们可以不像先前急于反应的那样;我们还有很多很多合适而丰富的【更好选择】!

我们也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也可以更喜悦而充满智慧。




小结:



只是崇尚知识是不够的。

只是很有钱和拥有项目、关系也是不够的。


因为【人生的组合内容】非常广大。

人不仅仅是渴求成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我们活着的一生,怎么可能不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呢?


经历既然是无法免去的历程,为什么我们不先于经历一步,去探寻【经历背后的真相】呢?


很多人还有很多事都是针对我们的【具体考验】。

遭遇困惑和问题,正好启动了我们的自检和改善,不仅如此我们被问题和外在的刺激点燃,我们的内在更强大了。

探寻的愿望,改善的思路,自然会引导我们更有经验的去发现【答案】以及【答案背后的规律】。

如果我们能与规律相应,至少我们不会太失落,因为在规律面前接受规律好像也是不错的选择。

人的【情感】是用来感应智慧的。

所以情感本身是无什么可以否定和怀疑的。


我们经常经历的是失去规律与理智的“情感”,故而误认为情感是需要隔离和否定的。


空性智慧的真相,也包含着感情这样的能量。

这种能量,也是求知和进步的能量。尤其是在生活现场和管理经营现场,都非常有价值、具备深度的能量。


最后,看我们如何使用它,并且内心完整的感应它!


评论

热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