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A




师道精神【二】




导言:



一切【善法】,在学、也在行。

一切【良知】,在心、也在性。

一切【方略】,在施、也在收。



师道传承,起于炎黄,传世九州。

但凡有些文化学过汉子的人都是师道传承的接班人。


师道,厚重的是良知在人心性上的作为。

人正心慈了,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大学中庸的章句,字字句句都是法宝,也是客观实践的纲领。


好好体会,形同先贤驾临,娓娓道来。





【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们可以如是去理解,并实践。


大学问、以及真正的【思想教学】和【人类社会治理之道】的理想,是要能启发人的良知和善心,并彰显每个人光明的德行。


因而,参与大学问研究和实践的人,都需要面对自己,确认自己可以接受并实践一个高尚的【目标】 —— 亲近和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


认同人,尊重人,帮助人,启发人,善待人,成为他们信任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要求、自我提升、是求学立志的根本。


这个过程没有局限性。

也没有具体的所谓是极致的状态。


因而,做大学问,做大事业,都是为人民服务。

都是终身需要自己身体力行去做的事情,因而这个目标也属于那种近乎完美的目标。


【大学之道】,要求也高。

历经人间几千年,绵延至现代,人们也无法再提出更深刻的内涵了,故而是里程碑的设定。


因人的问题和局限,在实践中进步也难。


历史证明,这个目标始终需要自我要求、砥砺前行,克服障碍,且不忘初心。





【二】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这一句,是经典语录。

也是一种操作心得和稳定自我状态、发展成熟自我的流程。


所谓【止】,内涵很深。


止,是一种【标准】和维度。

止,也是一种目标价值的界定。


止,也是一种受过教化之后的【自我要求】。


止,更是一种有所为、亦有所不为的【底线】和【原则意识】。


而我们一旦知道人生的终极结果和应达到的境界、根本目标后,我们才能够真实的做到【志向坚定】。


确认了自己的坚定,这个【基础地】很重要。


我们在生活中和事业上的【任何犹豫】、还有【后悔纠结】,都是因为自己内心没有真正体会和明白为何要秉持一种价值观而已。


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不受诱惑、不被其他利益和得失“牵引”而迷失自我的方向。



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


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三】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一件事情,都是由小到大,都是由浅入深,都是一步一步拾级而上。


真正从事大的事业,则更是要夯实基础。


先由做人开始。

做人,是任何成长得到明显进步的最核心。

做人,才能让载体健全,再去承载各种任务和使命,才会有空间和成绩。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


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通晓事物本质规律的智慧。【即:致知】





【四】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问”“大智慧”的研讨和自身目标的设定,这些都不是单一的个人行为。

一个人自己封闭自己闷声苦读也不能穷通这些道理的。


如果失去【系统的教育】和人生各级导师与家人、长辈的指引、点拨、呵护和关照,我们这一路事实上根本就走不远。


因此,古人在经典文集里讲到的【格物致知】,都不是单一的个人行为和孤独的自我救赎。


格物致知,是个庞大的教学体系和人际互动体系交互的成果。


格物致知,这是【人伦理想】与【社群互动】的另一种【演化形式】。


家庭教育,学校辅导,师生情谊,父母恩情,个人意识与理想情操综合作用,才能真正让我们立体而深刻地达到【格物致知】的最好状态。


而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规律与本质的深度认识,研究后、对比后、实践后,理解后,沉淀后,应用且总结后,—— 我们才能获得基本的社会常识、人生经验、学科体系、处理问题的应对方法与思维的智慧。


获得这些智慧和思想体系后,尚还能找到心内的真诚和自然,这个“念”即是真正的【真诚】所在。


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


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


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


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小结:




师道精神,就是先要了解这些根本原理,自己先端正自己。


我们发愿要助人为乐的知识人,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反复提醒自己 谨小慎微,谨言慎行!

—— 不要好为人师。


而是用自己的言行来对标经典,才是称职的好老师。


知【止】为先。


不能为所欲为、不计后果,这不至于空谈误国,自私害人,避免只为一己私利而盲目误人子弟、误导大众。


师者,是传承的种子,也是知识和智慧的传播的负责人者。


立定目标,而明了“任重而道远”。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这么早的古书都谈到了“维新”也就是【自我更新】不断提升的道理。


—— 发端于周朝的《诗经》已经存续了几千年了,现代人都不知道“维新”一词并非当代发明。


《诗经》中明确提出了“【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而如何完善,当然有具体而明细的操作标准。

难也不难。


儒家经典里谈的也非常具体。如下。



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

为人子,止于【孝】。

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



做高层领导的,要做到仁义;信守承诺并一言九鼎。

要么不说,说了就要兑现和实施,否则即是“背德”。


做臣子和辅助工作的人,无论是态度就上还是言行上都要做到恭敬、配合、随顺。

这样处理事情来就容易承办,人们也会支持。


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


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而不是过于严厉让孩子们绕道走。


而与不是很亲近的他人交往,则更要做到【讲信用】,不伤人利益与期望。


人们是活在期望中的。

无论是导师还是高层,都需要修习如何善待和善导学生和大众“合理的期望”,这即是大学问。


《大学》《中庸》也讲透了。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一句话就道明了一切根本。


师道精神,同样也是一种恩泽大家、让大众便利的具体实践。





评论

热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