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A

周末的精神时光



如何寻找寂静【五】


导言:


“寂静的本有”,是无需向外寻找的。


为了利于表达,乃至于说清楚一件事情,我们才非常不情愿地借用了某种逻辑来思维。


比如:我们使用“如何寻找”这一组词汇。

寻找,意味着失去了,没有了,而希望找回来。

但是,针对真相来说,“寻找”意味着完全的忽略【内在本有寂静】的事实。


是的,我们内在的本有,就是寂静的。


无需外求。

无需寻找。


失去寂静,其根源在于:我们的“执着”导致了一系列的误差乃至于变化。

这个执着,主要就是我们被外相、环境、知见、困惑所左右和迷惑,内在的寂静才被遮蔽。


【1】


遗憾的是:在佛陀教理的缺失之下,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培养着“我执”。


大家齐刷刷地误认为一件事情是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一觉醒来就寻思着改变一切、作用于一切。

太在意自我的实现,由此而生【动】,这个“动”只达自身想要的结果。


故而无法全面地看透“事情的本质”以及各种因缘导致的“变化的趋势”。

每做一件事,大家都无不全面地介入自我、以及自我的判断与思维。


看起来是创新或者出彩的事情,往往事与愿违,还被各种自己都不曾预料到的无常包围。


而后,人们又抱怨是别人的“错”,以及别的因素导致了我们的损失。


其实,一件事从开始到完成,只是【缘起】的过程。


我们执著其中有“我”,完全是出于错觉和不良习惯。


【2】


什么是“我”?

这个问题,困扰人类几千年。

科技发展到现在,人们对于“我”还是【一知半解】。


人工智能的发展开始不断的模仿人类,而人类的知识以及历史经验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完全脱离我们自身的狭隘!


直到我们深入经藏。


佛陀说:“我们自身的存在,只是一个妄想”。

佛陀反问:“色身能代表“我”吗”?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当识前去投胎时,我们将父母的那一点遗传物质当作是“我”。

由此开始上演“我”的一生。


佛陀说:“如果这就是“我”,那么,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又是什么?”


缘起的世间,没有我,也没有“我所”。


佛陀说:“生命的延续,只是缘起的相续”。


我们的色身,就像我们所拥有的一个器皿。

器皿是不是“我的”?


只有当我们认为那是“我的”,它才被贴上了“我的”这个标签。

不然,和“我”有什么关系?


【3】


但是,自从我们将执著投射在肉身其上,将之视为“我的”,它的变化就会影响我们。


当它“败坏”时,我们就会因此难过、惋惜。


即便是遭遇了死亡,如果我们不再执着并依赖这个外在的“我”,其实就没有所谓痛苦了。

—— 这个【原理】自己必须参透;否则,几乎没有“日后”。


参透了,自己才愿意快速放下那个“执着”着的“我”;逐步走向更为开阔的【寂静空间】。


在事情的【因】上“努力”,可以。

在事情的【果】上“随缘”,放下。



小结:


我,这个我要放下,这一个我要解脱,本质上就是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


这主因于每一天一睁开眼睛—— 人们就需要确认自己的存在。

我要醒来。

我要起床。

我要上班。

我要工作。

我要怎样、怎样,怎样!


还有我不能怎样、怎样,怎样!

还有我不得不要怎样、怎样、怎样!


以上这些种种,这给“消除我执”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难度、麻烦、还有障碍。


也正因为这样的每日强化带来的固执,让人们无法感应平静下来—— “先不要去设定”的修持价值。


我们可以先不要去设定“什么”!

—— 这是减少我执强化的重点。


这也意味着:修行应该是生活的全部。

而不只是在坐垫上的那段仅有的住空的时间。


导师开示说:


“仅仅是坐垫上的修持是不够的。”


修行,更重要的还意味着—— 当困难发生时,当纠结发生时,我们能将坐垫上修持佛法所领悟到的【修心诀窍】—— 再一次地运用于生活之中。


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具备一种【心力】,当烦恼、情绪和无明产生时,自己能快速识别、调整、更自然地能够坦然地面对它。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将自己的“修持”带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只是在佛堂里。


寂静,意味着当寂静不再时,如何来恢复;如何来平衡。


而我们大家都必须运用“修行的心态”来应对所有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情。



【未完待续】



















评论

热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