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A


周末的精神时光


如何寻找寂静【四】



导言: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为了解脱而展开的训练。


这是一种“在路上”的【演进认知】。


人生的每一天也都是美好的,圆满的,无需去做太大的努力、奋斗与造作。

能够保持在寂静里,而心有慈悲与利他,一切都圆满自在。


这是一种“菩提本无树”的【真相】。





【1】




如果让自己可以停下来,那么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无常】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


但【无常】并未使我们警醒。

相反,无常往往使我们更加【执著】。


我们害怕失去,害怕孤独,害怕一无所有。

极度的占有物质之安全感意识,侵蚀着身心灵的自然延展。


由此,大家也都忘了—— 我们出生时和离世时其实就是【一无所有】、【带不走一切】的真相!


似乎执著就能抵挡无常到来,并使我们执著的对象变得坚不可摧。


我们的贪著,正是在不断“生起贪心”的过程逐渐壮大的。


并在最终,使我们自己成为贪心的受害者。


佛陀说:“贪著之心带来的危害,与贪著程度是成正比的。”


当下,人们普遍都有【社群依赖】和个人投资获利的依赖。


这个依赖一旦塌陷,我们也就跟着塌陷。从物质的坍塌一直到心理认知的坍塌。




【2】




【依赖性】的增强,让“无常”可以随意就摧毁我们内心的寂静。


举例来说,人们习惯于在自己家的书桌上学习。

而一旦离开了自家的书桌,到了嘈杂的环境,就无论如何也集中不了【注意力】,也根本学不进去。

这就是一种依赖性导致的盲区和困顿。


再比如说,人们习惯了跟爱人在一起,当爱人生病或者离世时,就非常的不适应,也走不出来。

衰老以及颓丧都与日俱增;情绪也降到虚弱的极点。


只是,在“依赖感坍塌的事件”发生之后,人们还没有完全明白 —— 依赖性灾难对人生造成的全部危机的真实意味。


其实,所有的波动 —— 只不过是心里面的得失感被强化了,失去了;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人才有各种情绪波动、沮丧、抱怨、以及贪念和不满的愤恨产生。




【3】




人生,越是对外在的【物质】以及【关系】保持着某种深度依赖和关联,人们就越不容易在内心保有本有的宁静与自在。


在这个角度,适当的训练自己的“依赖抽离”和思想行为的独立性,都是很好的“在路上”的修行。


比如:简单的衣着,摆脱硬要是很贵的名牌的自我暗示。


比如:快速完成生活资料与退休金的积累,节约开销,不再花天酒地、肆意购物;给自己的未来留有足够的经济维系空间。

日后,可以安心修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退隐之旅。


比如:一日三餐尽量回归“中医概念的营养物质”,五谷与简单的油,多样的蔬菜,减少烹饪的流程。


比如:仅仅只饮用温热的好水。

偶尔的茶,不要太浓,因为浓也会在未来产生极强的依赖。

以及简单纯粹的咖啡来保持水分与流动感。


比如:少吃多餐,减少肉类的摄入。

让自己的身心轻起来就好。


比如:不要睡太死、太沉。

一周里适当的减少赖床,人的精力反而会有用不完的内能强化。


减少依赖到—— “无可无不可”的自在与层次,人“内在的宁静”就自然转换成其他的各种有助于修行和身心的恒久能量。




小结:




今年,疫情的突袭,让人们体验了一把“半末世”的感觉。


从美国到中国,尤其是在不可控的金融风波与贸易争端之中,很多人都会受到伤害,但程度却各不相同。


破产之后,有些人自寻短见了。

投资崩溃了,有些人却也能放下了,转头再来创造。


企业被禁止发展,并强令退出美国市场,有些人精神失常了。

但也有些人知道如何缓解和【重来】,他们在失落了一阵子之后就自我疗伤、并快速修复而痊愈了。


事实上,贪著越深,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伤害就越大。

反之,环境变化和无常就不会构成太大的破坏力。

—— 就像爬上一个注定要坍塌的高楼,爬得越高,摔得自然就越重。



这一点启发我们,即便是没有找到寂静,至少我们也要减少对于外在的依赖。


否则,外在依赖越深,我们的失落与伤害则越大。


【自给自足的简单生活】,也许对于我们帮助会大一些。


我建议:像我们这些已经深度步入中年的人们,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减少各种外在的依赖。


减少奢侈的购买。


减少物欲的贪婪。


减少爱恨的沉溺。


对于外在的依赖越少,我们越容易遭遇寂静的光辉和安禅的缘起。



【未完待续】



评论(2)

热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