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A

老子十三讲



道在点滴【二】
—— 守缺为美



导言:



残缺,乃是一种【特殊的美】。


善于经历各种风暴与人生之【大起大落】,自然能感应其间“无法全安”而“随遇而安”的绝美。


历史的残缺处,是【新机遇】的诞生。

人生的残缺处,则有人生巨大的留白与间隙。


机遇、间隙,此二者既是空间也是时间;既是进步也是余温。


远离了机遇、间隙,才导致了人间的没有【余地】,这才是人生【悲苦】的再现。


人生路,很多条。

只走完一条,也不是全然意义上的人生。

所得所失,皆是层层底蕴。


残缺的感觉和愿意面对残缺的放下,是【全然意义人生】的切入点。


一般情况下,人们“想得到”但是“得不到”,这让我们在惆怅之余,更能善意的【自我保护】。


命运之中,很大一部分还是科学无法证明的看不见的能量在左右着我们的余生。


感应之。

醒悟之。

适应之。

超越之。




【1】



大部分人的一生,乃是残缺的另类故事。

真的如己所想、达成各种圆满的人少之又少。


不圆满,才促成了人深度的思索。

人们太喜欢占有,而经常忽略“失去”带来的唯美意义。


对于得不到的东西,人们永远认为那是绝美。



道家,远非道教。

道家的宇宙观揭示了自然与宇宙的奥妙,在儒家人层次的更高远处。


道德经第十六章,更是将高远处与人间世链接在一起,绝美之处如枯笔山水。


老子说: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老子又说:“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一段道出了真相,人间不是没有圆融与整全,只是人出了问题,有“妄”而至乱罢了。




【2】



道,属于思想!
教,属于教化。


老子立论,乃是为人为众启发人间火种罢了。


思想在于作用于大脑。

思想的发展与指引,让人有【观复】的【格局】与对不可控制能量自然之力量的敬畏。


有【敬畏心】的出现,复而【无妄】。


也即是说,当我们明白了【敬畏之力】而不愿意去违背规律时,【不去做】、【不去得】那样的残缺,是值得的;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古有寓言一则。

一位木匠去林中寻找栋梁之才,他要完成自己的杰作和订单。

他发现了几株百年以上的大树非常罕见,十分欣喜。

但是,当他拿起工具准备砍伐时,却突然间对于森林和树的生命升起了无比的慈悲和敬畏之心。


那种宁愿缺梁无瓦、改变职业也不愿意下手砍伐的想法征服了他习以为常的工作模式。


他一无所获地回家了。

失去了订单也失去了信用,但在【道】的层面,他的人生意义,不一般。



【3】




东方吾国过人之处在于盛产思想家以及思想者。

西方诸国千百年来只有羡艳之份而无享有之福。

中国之思想精粹全在四书五经以及百姓之歇后、成语。


国文精严而唯美之语言系统让无知者和懒惰者有隔离之缺憾,故而阻挠了从文字间一窥国学精华之捷径,是众生福薄也。

然而,老子、老庄的文字仍具有经验特性。

剪短而意境深远。

人们也可以听过、经历、探讨、体验、禅坐感应【道】的点点滴滴,其实是一种【非常享受】。

比如,下雨了。

而又正好带了伞,那种感觉除了安全感之外,还存有丝丝喜悦,无以言表。

但看路人惊慌失措之态后又有些些自得,随后又暗示自己这样不够君子而内心紧收!


一会儿一个熟人冒出,看他全身尽湿,自己义无反顾将伞推让给他。

看着对方远去的身影,内心又一阵后悔 ------ 


好像,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道】的辗转起伏。

而人的精神境界也在这些小事中升华并且超越!


道不远人。

唯人可以弘道,唯静以省心罢了!




小结:




中国人的生活,始终是资源不足、心痒痒的。

但不足与缺憾中才有【道】的【意犹未尽】。

思想,这个东西还真的待人如己,从不会吝啬让所有人感应它、找到它,并求助于它。


但很显然,思想永远需要启迪,需要点击它的契机。

故而,思想也根本无所谓自由或者不自由。

思想,就是身口意的瞬间而感受凝结出来的【精华】。

有温度、有质感,有回味的美。



国人喜欢自然的风景,国人也喜欢庭园。


劳心费神困于水泥森林,而后人人渴盼归居田园。


归居田园,幸福的小农日子过久了,国人又想着其他。

偶尔发现园子里落了些花,又不忍弃之,插入瓶中,遂成日式花道!



道,于心中,非在外境。------ 此为精要。


饮食生活,奋斗里短,人人哪有全胜而不缺的!


若是我们懂得难得浮生半日闲,若能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道之美感,便油然而生。


评论

热度(1)